潞酒位在山西省東南部濁漳河上游的長治市,古稱潞州、潞安府,一直是中國的釀酒重鎮(zhèn)。約在宋徽宗年( 1101-1125)間,以地名為號的“潞酒”,已是知名美酒。又,現為山西省陵川縣與河南省林河縣界山的小南天山,自來即是山西、河南兩省往來太行山區(qū)的必經之地,因而酒旗招展,客商云集。在一些酒肆內,常有潞酒出賣,透出陣陣酒香。過往的行人,經不住誘惑,便沽來一醉。因此,附近方圓數百里內,一直流傳著“潞酒一過小南天,香飄萬里醉半山”的歌謠。
“潞酒”始創(chuàng)于北周,距今已有1400余年歷史;唐時長治屬潞州,各縣釀酒業(yè)發(fā)達,因唐玄宗曾任潞州別駕,即位后視之為發(fā)跡之地,曾數下潞州以“潞酒”大宴父老,以至“陌路相逢醉人多”,使“潞酒”名聞天下;宋時“潞酒”工藝更為成熟,聲名遠播,東南西北四路暢銷,時有“潞酒一過小南天,香飄萬里醉半山”之謠;明清時期,潞商遍布全國各地,潞酒隨之風行天下,遠銷冀、魯、豫、川各省,《山西通志》列“古酒之美者”——“汾潞之火酒盛行于世”。民國時期,馮玉祥、閻錫山倒蔣小勝,以潞酒犒賞三軍,時值嚴冬,酒不結冰,一點即燃,火滅后滴酒不剩,可見酒質之精良,故民諺云:“上黨潞酒,天下少有。